全球学者共话科学的开放与合作 2023未来科学论坛圆满落幕

谢琳
2023-05-29 10:22:35

5月26日上午,2023未来科学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活动当天,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全球知名院校及学术机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等重量级嘉宾亮相活动

科学是创新、发展、前进的动力,也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以科学为引擎,加速、拓宽和深化科学进步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将形成科学进步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反哺科学进步的正向良性循环。

在这一背景下,作为2023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之一,2023未来科学论坛由未来论坛联合朝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活动旨在打造集科学普及、前沿科技信息交流、人才交流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交流平台。通过聚焦国际科技创新前沿议题,凝聚新时代的科学力量,弘扬科学精神,倡导面向全球的创新交流合作,搭建科学与社会各界间的桥梁,激励和支持新一代青年科学家开展创造性、突破性和颠覆性的研究。

朝阳园管委会主任杨洪福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朝阳区政府与未来论坛在科普活动举办、高端人才引进、科技信息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了全球顶级科学家和投资人汇聚北京、关注朝阳,推动了政府与科学界、产业界、投资界跨界交流与合作,同时也为吸引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持,充分体现了朝阳区政府坚持创新驱动,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

鼓励青年学者挑战科学“无人区”, 用科学之光点亮未来!

未来论坛理事会2023轮值主席、未来科学大奖奠基捐赠人、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作为未来论坛代表对参会嘉宾表达了欢迎与感谢。

他表示,未来论坛作为科学公益组织,旨在立足中国、面向全球,不断树立科学家的榜样力量,凝聚国内外科研和科技人才,带动社会力量促进科学和社会发展。科学家作为人类最具好奇心、最有思考力的优秀代表,正在带领全人类在未知领域进行探索,这需要人们给予更大的关注和更有效的支持。而青年科学家,是科技创新和铸造未来的传承者和主力军,我们希望通过支持亚洲各国青年人才沟通与交流、项目对接、科技创新,鼓励和带动更多的青年科学家探知未来,挑战无人区。“希望借本次论坛能够汇集各国科学家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和讨论,探讨新时代国际交流合作的必要性,让科学之光点亮未来!”他谈到。

科学与产业领军人物齐聚 探讨科学精神的开放与包容

2021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毒学教授裴伟士(Joseph Sriyal Malik Peiris),发表了题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机遇与国际合作的优势》的主旨演讲。

他指出,生物医学是塑造21世纪的关键领域,它为造福人类、推动创新和技术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定制化医疗、干细胞技术、再生医学、生物工程和机器人技术只是其中可能产生快速变化的几个领域。这一领域的生产力不仅要以其商业化程度和衍生公司的诞生来衡量,而且要衡量其对健康和福祉的改善,更长的生产力周期反过来能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科学精神的开放与包容”高峰对话中,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首创主任林建华作为主持嘉宾在对话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新论断。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需求。而如何从公益角度促进科学精神传播,推动科学事业发展,也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

刘芹认为,科学的发展需要与产学研进行对接与互补。“如果科学做了非常多的探索,拿出一部分精力来做产学研的研究,可以将一些纯粹的好奇心和科学研究转化为产业,转化为普通老百姓能感觉得到的产品和服务。”而谈到产学研机制的创造,刘芹指出:“一是要尽量地做好科技创新的产学研转化,提高生产率、社会总体福利,帮助社会取得商业上的进步。同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主动抛弃简单财务上的回报诉求,真正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反哺科学,这样才能让科学的研究不是无源之水,也不会让整个产业的研究缺少基础科学源头的长期支持。”

未来论坛理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双聘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对话中指出,科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业界需要持续开放国际交流,不断拓宽科学视野,在科学的交叉融合中共同应对挑战。

同时,沈向洋教授对比分析了政府基金、创投基金等多种形式的科学激励机制。在他看来,公益的力量对于科学发展而言是一项很有益的补充。“未来论坛成立至今,正在以一种创新的公益模式支持科学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支持基础的学术研究,来营造一种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并通过一系列科普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对科学产生好奇心,关注热爱科学事业。”

未来论坛理事、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真格基金联合创始人王强在对话中谈到,科学视角下的长期主义和投资逻辑的长期主义正好是两个相反方向的走向。他指出,公益的优势是无目的性,唯一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发展带来福祉。就未来科学大奖而言,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开放性的科学奖项,设立八年来,一直践行公正、公平、公信的原则,强调极致的公信力,希望通过专业独立的评审机制,以创新的科学精神影响世界、影响下一代。在王强看来,公益机构非常适合进行国际开放交流。2022年,未来科学大奖系列活动在北京、香港、深圳三地同时举办,通过线上线下多场获奖者学术报告会、科学峰会、获奖者对话青少年等活动,让全球的科学家、科学爱好者以及青年人共同在这个平台进行纯粹的、高质量的科学交流与碰撞,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

香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翔指出,科学的定义中一定是包含“开放”二字的,尤其是近年来的气候、碳排放、人类健康等科学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生存挑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来共同应对。在他看来,以公益的形式支持科学,实际上造就了一种社会文明。“不求回报的鼓励科学家探索未知,鼓励求真、求实,而且容错,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社会各个方面非常需要的。”他谈道。

全球学者对焦青年科学家创新扶持 共话国际交流合作

东京大学荣誉教授、微软高级首席研究经理、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池内克史(Katsushi Ikeuchi)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及计算机视觉——回顾与视角概述》的主旨演讲。

池内克史教授以人工智能为例,以生物学中的寒武纪大爆发为类比,探讨了跨学科的重要性。他表示,随着近几年数字化的进展和该领域的过热,在一些研究领域,加强短视又狭隘的研究似乎成为一种惯常的趋势。他指出,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青年科研人员既要有对过去活动的历时性视角,又要有跨学科的共时性视角。

而在“科学的创新与国际合作”高峰对话中,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副教授、白头生物医学研究所成员、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翁经科作为主持嘉宾介绍了“亚洲青年科学家项目基金”项目。他表示:“在过去20年中,科技发展的速率日渐加快。青年科学家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项目申请竞争激烈、发论文难、生活压力大等多方面的挑战。上一辈科学家的成功经验有时也不一定适用于他们。这是个系统性问题,需要整个科技界一起努力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激励制度,以帮助青年科学家尽快成长起来。”

池内克史(Katsushi Ikeuchi)在对话中指出,多数的资源都是由资深的研究员们获取的,年轻的研究员需要整个学术圈来支持。除此以外,很多青年科学家并不了解这个领域的历史,这对于科学的革命性创新是有阻碍的。他表示:“创新只有巨人肩膀上才能发生,对于一些学术上的进步,要进行回顾和反思。希望通过创造这样的氛围,鼓励年轻研究人员以历时性视角进行科学研究。”另外,池内克史教授认为,青年科学家需要更多的通过公益平台的形式,来参与跨学科交流与国际合作。“如果我们可以一起合作,科学研究会更有效率。”他谈道。

2018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马大为表示,青年科学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竞争。他指出,过去10年中,我国迎来了科研人员的回国潮,科研人才在经费和学生等资源方面竞争激烈,青年科学家很难静下心去“十年磨一剑”。马大为教授认为,高校不断扩招吸引人才,但对于人才如何能够持续发展考虑的不足,对于人才的成长环境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这也对形成健康的科研机制造成影响,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重视。

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席教授、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白俐翾(Li Shiuan PEH)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表示,青年科学家需要有标志性成果展现给世界,因此研究的问题需要具备全球视野。通过一些全球化的公益平台,可以与跨学科的,以及资深的研究员一起合作,互相交流对于科学问题的理解,从而拓展对于科学研究的想法,这很有意义。

和玉资本(MSA Capital)管理合伙人、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捐赠人曾玉指出,科研人才竞争激烈,这让青年科学家很难真正“做时间的朋友”,我们需要在他们科研人生的早期就将资源、实验设备进行倾斜,为他们带来不跟随的底气、勇气与决心,争取真正做到一些原始创新,这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曾玉认为,目前国家各级政府正在加大对科研的支持力度,民间也出现了更加多元化的激励机制,通过将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创业公司、企业间多维度的培养机制进行联动。“比如,我们在2022年由民间公益力量发起和支持的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Asian Young Scientist Fellowship)作为一个很好的案例,将有助于跨学科交叉的复合型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形成。”她谈道。

粤港澳都市网为您提供最新资讯
0: 0

相关标签

返回

顶部